曾建元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臺灣獨家傳媒智庫執行召集人

根據臺灣民意教育基金會10月6日所公布的民意調查《臺灣人對三個主要政黨的感覺》,臺灣人對於政黨的感情溫度,執政黨民主進步黨只有53.22度,最大在野黨中國國民黨的感情溫度只有45.1度,而在立法院僅有五席立法委員的小黨臺灣民眾黨,竟然以47.28度超越了國民黨。而就在前一天,國民黨剛舉辦完第二十一屆全國黨代表大會,朱立倫方才就任黨主席。

這一份調查顯示當代臺灣人對政黨品牌的忠誠度普遍不高,政黨輪替的可能性隨時存在,只是要看在野黨是否已經有所準備。而這份調查引人矚目的,不為別的,是國民黨跌落為第三黨的危機。

在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主持的第十屆立法院第三會期立法委員評鑑當中,擁有全院三十八席次的國民黨只有四席入圍優秀立委,民眾黨卻有三席入圍,國民黨立委問政績效表現顯然不佳,再從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中候選人全面遭受黃復興黨部韓粉黨員綁架的忘情政治立場表態以觀,國民黨與臺灣主流政治民意嚴重脫節。簡單地說,臺灣主流民意就是中華民國在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以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批評民進黨政府搞臺獨或實質臺獨、反對抗中保臺,其效果就等同於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打壓中華民國臺灣以主權國家地位國際參與的空間,阻止美國和日本協防臺灣,請問這不是賣臺,那甚麼是賣臺。

所以我們看到制衡民進黨的力量,開始悄悄向小黨民眾黨傾斜了。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就是民進黨養大的政治怪物,雖然因為贊同對岸兩岸一家親的看法而自此與民進黨和臺灣獨立主義陣營決裂,卻不可忘了,民眾黨黨名前冠有「臺灣」兩字,該黨章程表明以追求臺灣整體利益與民眾福祉為宗旨,確認臺灣價值的實現和確保臺灣主體性,遵守國家現有憲政體制,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角度,這也是一個臺獨黨,所以民眾黨的異軍突起,代表淺藍政治版塊因國民黨的新黨化而向淺綠的民眾黨位移,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關係越曖昧,民眾黨將因政治板塊擠壓運動而被動崛起,坐穩第三黨,而有可能取代國民黨成為最大在野黨。

民國一一○年十一月三日晨五時三刻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法官職務宿舍

(《自由聖火》首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並保持完整)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