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ntry is part 2 of 14 in the series 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

《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

第二章    習近平的共產皇帝之心

二〇二四年一月七日,賴清德成為台灣當選總統的第二天,北京時間晚十一時三十分,習近平按慣例進入中共軍委主席統帥部的核心房間。

習近平的軍委主席統帥部這座用特種鋼建成的地下城堡,深藏在北京西郊的風水寶地八寶山下的岩層中。即使核戰爆發,來自美國的核烈焰將地表的一切都燒成灰燼,這座地下城堡也不會被摧毀。

軍委主席統帥部同設在北京西山地下的中央軍委聯合指揮部相距僅十餘公里。一旦發生戰爭,習近平能夠從這裡迅速進入中央軍委聯合指揮部中的指揮位置。中央軍委指揮部向南有近千公里比高速公路更寬闊的地下隧道,供火箭軍“東風四十一”戰略導彈作地底的遠程隱蔽機動;同時,另有一條隧道直通設在陝西秦嶺山脈中的備用戰略指揮所。

軍委主席統帥部的核心房間專供習近平夜間就寢之用。這個房間全部用鈦合金焊製而成;居住其中,既可以有效防範潛在敵國突襲式的斬首行動,又有利於規避來自內部的各種暗殺陰謀。

這座“核心房間”實際上既是由現代高科技建成的核烈焰無法焚毀的末日庇護所,又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宮。此刻,習近平壯碩得近乎肥胖的軀體,斜倚在一張用珍貴的非洲血檀木製成的床榻間;床榻上鋪著的金色絲質床墊比少女的肌膚還柔嫩光滑,床榻靠背扶手上雕出穿雲渡霧的飛龍,盡顯帝王的神韻。

習近平前面是一張色如浴血的桌案,桌案也是用非洲血檀木製成。他之所以醉心於非洲血檀木,不僅因為血檀木色澤殷紅如共產黨的黨旗,還因為血檀的芳香有緩解焦慮、撫慰神經的功效;只要一呼吸到血檀的芳香,習近平就會進入一種幻覺中——仿佛有一隻陸遊詩意吟詠的“紅酥手”,在用似水柔情輕撫他因緊張焦灼而堅硬如頑石的心。

每日清晨離開這座地下宮殿前往中南海的辦公處所,緊張焦慮就像魔咒主宰他的心境。就如同宇宙背景輻射噪音表述宇宙的宿命一樣,緊張焦慮的情緒也成為他生命的背景輻射噪音,無法抹去;噪音的來源就是十二年中受到權力大清洗運動整肅的數百萬官員,以及他們的親友和依附於他們的民企商人。一想到無數雙燃燒著猩紅仇恨的眼睛從地獄陰影中向他猙獰瞪視,徹骨的寒意就會使他由於脂肪堆積而臃腫的軀體難以抑制地戰栗起來。

古人説“萬夫所指,無疾而終”,那不過是對獨夫暴君的詛咒;“萬夫所指,內心焦慮如焚”才是事實的表述。那數百萬被他驅趕進地獄的權力鬥爭異己者的詛咒,就構成令他緊張焦慮的人生背景輻射噪音。所以,習近平即使睡夢中也睜著一隻眼睛,監視這些地獄中的鬼魂,絕不允許他們的仇恨演變成對自己的現實威脅;中紀委書記李希、公安部長王小洪、國家安全部長陳一新就是習近平監視中共官員的三雙狼犬的眼睛。

殷紅如浴血的檀木桌案上,一只瑩光剔透的白玉之杯熠熠生輝,杯中斟滿色如金焰的茅臺百年原漿酒。如果説非洲血檀的芳香能舒緩他的緊張焦慮,茅臺酒華貴如牡丹的氤氳氣息則使他飄飄欲仙。

此刻,習近平前面的屏幕牆正無限循環播放台灣的自然美景;習近平的心則剛剛被如金焰的茅臺酒燒成一片艶紫的夢幻——仿佛踞於蒼穹之巔巡視帝國的領地一般,他眼睛裡流溢出睥睨天下的傲慢神情,欣賞台灣那可以醉倒太平洋萬里波濤的美景。

在習近平的心目中,凡夫俗子才會通過攀登珠穆朗瑪峰實現佇立於地球之巔俯瞰世界的理想;在他看來,世界之巔就是中共權力之巔;只有登上權力之巔,才能傲視五洲萬方。現在,他已經端坐於權力所托起的蒼穹之巔,剩下要完成的事業,就是要自我加冕爲人類命運的領袖——真正的皇者都是用自己的手,而不是假手他人,戴上皇冠,那淩駕於芸芸眾生之上的唯一者的象徵。

習近平深知,他的共產皇帝的血脈的發源地,就是那個遠離中國萬里的德國猶太人馬克思創立的共產主義意志;馬克思以《共產黨宣言》的名義發出的獲得整個世界的召喚,正是迴蕩在他心中的作人類領袖的王者之夢——共產黨是他自信紅色血脈高貴的依據,是他攫取共產皇帝金冠的精神基石,是屬於他的無尚榮耀、絕對權力的命運之源泉。

人類中的絕大多數都以金錢作為終極追求,習近平則早已超越這個芸芸眾生的終極追求。他不需要金錢,因為,只要以共產皇帝的權杖的名義,獲得人類命運的所有權,就等於獲得世界的所有權,從而成為人類全部財富的主宰者。

“共產主義就是我的宿命,就是我的命運之星,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復興共產主義運動就是我的天命。”習近平幾乎每天清晨醒來之後都要將這句話默誦一遍。儘管在生理血脈上與馬克思毫無因緣,但是,習近平的心中卻激盪著對這個德國猶太的熾烈親情,那種親情遠超過他對自己中國生理血脈意義上的祖先的依戀。

大約十年前,中宣部提供的一份國際動態報告就有一條信息引發習近平的特別注意——一個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人士指控,他試圖回歸毛澤東原教旨主義,在中共黨內取得與毛澤東比肩而立的地位。當時習近平鄙夷不屑地撇了一下嘴角,沉聲自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從幼年鴻蒙初開之時起,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在習近平的心中就具有宗教信仰般的共產主義之神的地位;如果説馬克思意味著他的上帝,那麽,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則是他的耶穌。不過,列寧斯大林創建的蘇聯灰飛煙滅之後,他們的共產主義神格也黯然失色,至少在習近平看來是如此。

習近平對毛澤東的感情則要更加複雜。一九五九年,彭德懷元帥爲民請命,反對毛澤東狂想式的經濟大躍進的路線。當時毛澤東正處於“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非理性癲狂之中,對此自然不能容忍。彭德懷因而受到嚴厲整肅。習近平之父習仲勛由於同彭德懷具有深厚的政治歷史淵源,也隨即淪為政治清洗的對象。習近平隨之由繼承紅色血脈的天之驕子、共產貴族,變成社會斜視之下的政治賤民。

儘管如此,習近平對毛澤東的共產主義之神的崇拜仍然癡心不改,一往情深——那意味著一種甚至超越受虐狂的深情,因為,習近平深知,是毛澤東領導中共奪取政權,他才得到成為“紅色貴族”的命運機遇;如果背叛了毛澤東,他不僅會失去一切,而且勢將萬劫不復,再也沒有重返“紅色貴族”階層的可能。

毛澤東死後,受到毛澤東壓抑整肅的中共老權貴家族重返共產黨權力中心;習近平也由此再次回歸“紅色貴族”階層,並憑藉正宗“太子黨”的尊榮,再加上淪為政治賤民時期養成的陰狠詭詐的心機,習近平青雲直上,最終主宰中共最高權力。

登上權力之巔後,俯瞰天下,在“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和璀璨的眩暈感中,習近平的心態發生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微妙變化:他覺得自己不必再如同仰望神一般仰望毛澤東了;他可以平視,甚至俯視毛澤東。雖然毛澤東曾被譽為世界人民的領袖,但是,毛澤東時期,中共的政治意志基本被限制在中國的範圍內,甚至不能到達近在咫尺的台灣;即使是神,形格勢禁之下,毛澤東也只是偏安一隅的神,距離《共產黨宣言》宣示的政治理想,即共產主義將獲得整個世界所有權的宏偉目標還極其遙遠。

可是,習近平卻堅信,至少是跟隨他的權杖的節律起舞的佞臣閹竪式的官員使他堅信,百年未有之歷史機遇,正如國色天香的美人向他投懷送抱:憑藉主宰現代國際社會人數最多的一個族群,即十四億中國人的命運所有權,又得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力能量的祝福,他將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名義,復興共產主義運動,取代已呈強弩之末態勢的美國,以及衰老軟弱的歐洲,讓中共的意志成為國際法的立法者,成為國際秩序的確立者。

“習近平的名字必須以共產主義復興領袖的名義載入萬年史冊;馬克思創立共產主義理論,習近平則真正在全球範圍內,通過‘偉大鬥爭’,全面復興共產主義。我要比肩的不是毛澤東,而是馬克思。”——每次茅臺酒的金焰點燃習近平的激情之後,在中共的權力意志之巔都會迴蕩起這種屬於當代共產皇帝的狂想曲。可悲之處在於,酗酒醉漢的狂想只是自娛自樂,作為中共權力意志的生命承載者,習近平的狂想曲則意味著對中國國運的詛咒,意味著二十一世紀人類劫難的意志之源。

佞臣王滬寧爲習近平製造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習近平又賦與這個概念共產黨文化幽靈的價值之魂。迄今習近平主宰中共權力意志十二年,執政主題曲之一,就是借用“現代絲綢之路”的名義,即所謂“一帶一路”的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的擴張能量,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影響力輻射向全球各個角落。

不過,習近平早已厭倦了“一帶一路”所宣示的軟實力擴張,因為,軟實力主導的擴張缺乏他所欣賞的鬥爭激情和強悍張力。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習近平對於國際局勢的信仰般堅定的主觀判斷,而他要主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趨勢。除任由歐洲繼續在政治社會衰朽老邁的過程中成為日益遠離國際政治中心的背影,習近平的興奮點在於,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聚焦一個主題:由中共的意志,更準確地説是以他個人的意志,取代美國,攫取國際法的立法權和執法權,讓共產主義全球復興成為主導二十一世紀人類命運的政治最強音。

“人能被眼淚感動是一種對人性的誤解;人或者被冠冕堂皇的謊言欺騙,或者被強悍的力量所征服。”——這是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中習近平總結出的刻骨銘心的人生哲學箴言。

所以,習近平一方面用血腥的權力大清洗爲自己開闢通向共產皇帝寶座的個人獨裁之路,一方面又竭盡全力製造傳播他正實行“人民的全過程民主”一類豪華的國家謊言;同時,他正以近乎狂熱的激情推進中共軍隊戰爭能量的快速擴張。基於對強悍力量的崇拜,習近平不僅酷愛炫燿自己年輕時可以“扛二百斤麻袋走十里山路不換肩”,而且他堅信,要想主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趨勢,必須主要依靠“軍事斗爭”這種硬實力。

由於歐洲已經進入精神和政治衰朽老邁的命運邏輯,蘇聯和東歐共產陣營瓦解之後,國際政治的重心必然宿命地轉移到亞太地區。習近平意識到國際政治重心的轉移,並決心用“軍事斗爭”的硬實力,實現主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想定;習近平“軍事鬥爭”的鋒芒首先直指台灣,即發動台海戰爭,征服台灣。

在習近平的國際政治戰略視野中,“第一島鏈”意味著資本國際企圖將共產主義能量封閉在東亞大陸的政治軍事鐵鏈,台灣則是這條鐵鏈上的鐵鎖;只要砸開這把鐵鎖,當代共產主義復興運動向全球輻射的態勢將豁然開朗——中共的政治軍事能量不僅能夠立於玉山之巔,俯瞰浩瀚的太平洋,並可以真正將南海變為自己的內海,完全控制台灣海峽,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間的海上戰略通道,從而扼住日本,這個海洋國家對外經濟聯繫的咽喉;同時,借諸對南太平洋島國的政治文化殖民地化的經濟滲透,中共的國家能量既可以使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國家存在兩個支點,即關島和夏威夷陷於腹背受敵的不利態勢,又能夠直逼美國的盟國澳大利亞的東海岸。

征服台灣也就等於摧毀中國內部異議人士想要效法台灣、促使中國民主化轉型的希望,從一個角度消除國內的政治隱患——這種考慮當然也是習近平戰略想定的一個重要內容,但卻不是最重要的;習近平因攫取獨裁權力而恣意汪洋的思維邏輯,在時間的跨度上,要以“千年”爲計量單位,例如他提出的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社會主義需要“千年奮鬥”等等;在空間範疇內則早已超出中國的領土,並放眼全球——他最刻骨銘心的追求在於,借諸以共產黨文化爲核心價值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來主宰人類命運;而他要作那個主宰人類命運的共產主義之神。

取代美國成為國際法的立法者和國際秩序的確立者,這是習近平登上共產主義神壇的關鍵。征服台灣則是取代美國成為國際法的立法者和世界警察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只有成功跨出這一步,才能真正拉開美國國運時代性衰落的序幕。

在歐洲進入衰朽老邁的命運輪迴背景下,國際政治重心已經轉移到亞太地區,因此,以歐洲中心主義爲立足點之一的“北約”對美國的重要性顯著下降,“北約”至少不再具有全球性的戰略價值,相反,美日同盟不僅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支撐點,更成為美國全球戰略最重要的一塊基石。習近平就試圖以征服台灣爲契機,砸碎美日同盟這塊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基石。

中共征服台灣,必然產生扼住日本經濟不可取代的海上生命線的效應。依照物性崇拜的唯物主義思維邏輯,習近平相信,日本在國家生存受到關鍵性威脅的情勢下,定然會向現實屈服,美國和日本之間戰略同盟趨向瓦解將成為必然的趨勢;美日同盟一旦崩潰,美國只能黯然退出東亞,退回到夏威夷一線,甚至退回到美國西海岸——這種時代性潰敗必將產生一個國際政治後果,即美國不得不逐步交出國際法的立法權和世界警察的執法權。

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歷屆政府都通過各種方式宣示美國會對台灣的安全負責。如果美國不能阻止中共成功征服台灣,如果美國在中共發動台海戰爭之際,只敢進行所謂經濟制裁和道德譴責,那麽,美國的國家信譽勢將破產。國家信譽的破產甚至比美日同盟瓦解這種地緣政治的危機更嚴重地摧毀美國的國際地位。

儘管中共的外交不斷重申台灣問題構成中美關係的紅線,但是,習近平內心深處從不相信借諸外交努力能夠促使美國放棄介入台海戰爭。所以,他一再向軍隊重申一項指令:“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使勁。”

中共軍中曾有將領主張利用軍事威懾施加強大壓力,迫使台灣簽訂城下之盟,達到兵不血刃就征服台灣的戰略目標。習近平則認為這種主張既缺乏現實可能性,又缺乏軍人的血性,而且不符合迫使美國退出東亞,交出國際法立法權和世界警察執法權的大戰略謀劃,只能歸類爲投機取巧的庸人的小聰明,沒有雄視世界的大智慧。

在習近平看來,基於雄視世界的大智慧,就必須尋求與美國進行一場國運相賭的決戰,並戰而勝之;唯有如此,才能一戰就把美國踢進衰敗的命運邏輯,從此正式啓動二十一世紀共產主義全球復興的“習近平新時期”——沒有決戰,就沒有歷史性勝利,因為,歷史不相信眼淚,只相信鮮血。

既要決戰,就必然要選擇於己有利的戰場。習近平選定的與美國決戰的戰場就在台灣海峽。眾多主戰派將領的一項共識,已經成為習近平的戰爭決策的信念之一,這個共識有一句極其通俗的、中國農民式的表述:“在中國家門口打仗,我們誰也不怕。”

依據台灣海峽緊靠中國大陸的地緣優勢與美軍決戰——在地球上似乎再也找不到另一個戰場,如此有利於中共,而不利於美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朝鮮戰爭,彭德懷就是依靠“在家門口”的地理優勢,在中共喪失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極大軍事劣勢的情勢下,仍然用輕步兵擊敗麥克阿瑟,並將聯合國軍阻止在三八線。這個戰例不僅強化了習近平與美國“在家門口決戰”的台灣海峽決戰的信心,而且激起他勃勃的雄心——他要以更輝煌的時代價值複製彭德懷戰勝麥克阿瑟的歷史。

“醉翁之意不在酒”;習近平發動台海戰爭之意不在於台灣,而根本在於同美國決戰。爲有效實現台海作戰想定,習近平借諸中共二十大,把中共軍隊決策層和戰略指揮層全部換成秉持“在家門口打仗,我們誰也不怕”信念的主戰派將領。最令習近平安心的,並不是這批將軍通過語言對他所表達的忠誠之意——根據對人性的陰鬱理解,習近平早已經懂得應當把人們公開說出的語言首先視為謊言——而是這批將軍的眼睛。自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以下,這個他最新提拔的中央軍委委員群體,幾乎都有一雙類似德國狼犬般的眼睛——既顯示出對主人的絕對忠誠,又有願為衛護主人安全而與強敵決戰的威猛。

習近平不相信人的語言,卻相信人的眼睛神情傳遞的信息,因為他相信眼睛是人心的窗口。不過,也有一片疑惑的陰影從習近平意識間一閃而過:“為什麼這一批軍委領導層將領的眼睛如此整齊劃一——,都與德國狼犬相似,或者説都與何衛東相似?”

習近平一時難以解釋這個一閃而過的疑惑。然而,雖然一閃而過,習近平已經將這個關於何衛東,他最為倚重的軍中鷹犬的疑惑,深深刻在自己心上。多年來,習近平能夠避過一次又一次政治背叛的陷阱和謀殺,相當程度上歸因於他敏感至極的“多疑”性格,特別是他不會放過最親信的人身上出現的任何值得懷疑的蛛絲馬跡。習近平不相信“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的古訓;他要求自己至少對視為心腹的官員作到“至察”,他要讓自己身邊的水“至清”。

每晚半斤茅臺原漿酒是習近平的催眠曲。今晚,爲他特製的半斤裝仿古茅臺酒瓶已經見底,他卻酒意正酣;屏幕牆上映出的台灣美景令他心馳神迷,爲不辜負美景如詩如歌,習近平又開啓一瓶瓊漿玉液。昔有曹操吟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習近平卻趁酒意,欲立馬玉山之巔,以觀太平洋萬里波濤;春秋戰國,諸侯王者中原問鼎,習近平卻要借共產主義復興運動,叩問世界之巔上的人類命運所有權。

此刻,習近平面前的血檀木桌案上有一份情報部門送來的簡報,簡報內容聚焦於二〇二四年台灣大選後的社會動態。

這份簡報特別用黑體字標出一大段介紹:鑒於賴清德在大選中以創造歷史的絕對優勢戰勝國民黨候選人,台灣各種色彩的“名嘴”竟在一個話題上達到驚人一致——儘管二〇二二年的地方選舉中國民黨籍的候選人斬獲頗豐,但是,這次總統選舉國民黨卻遭到前所未有的慘敗,這證明台灣社會在國家層面上已經對國民黨整體喪失政治信任,並且進一步證明中共數十年對台灣的統戰滲透的里程碑式的失敗,中共兵不血刃就屈台灣之兵的“和平統一”戰略淪為昨日黃花;同時,由於美國總統拜登一再明確表述堅定的意志,即台灣受到武力入侵,美國將軍事協防台灣,所以,習近平武統台灣的宣示只會停留在“口炮”威脅的層面,中共在台灣問題上因此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這份簡報引發習近平極為憤怒的鬱悶;台灣的“名嘴”竟敢説他的武統台灣的意志是“口炮”,這使他感受到難以容忍的侮辱。反複閱讀《三國演義》而爛熟於心的曹操的一句話,從習近平的嘴裡奔放而出:“竪子安敢料我!”

早年任福建省領導時,習近平接觸過大量台灣藍營的各階層人士。通過這些接觸習近平當時就得出一個結論,國民黨已經淪為由利慾薰心、酒囊飯袋式的碩鼠肥貓政客構成的群體,指望依靠這個群體完成謀台戰略無異於緣木求魚,水中撈月;只有江澤民這種“只敢老死,不敢戰死”的上海小男人,還有胡錦濤這種台灣靠摧眉折腰奔走於官場的太監人格,才會相信依靠統戰國民黨上層,就能將台灣收入囊中。

在習近平關於台灣的戰略思維中,所謂“統戰”,即收買國民黨上層,以及在台灣培育第五縱隊等等舉措,都不過是爲軍事解決台灣問題創造有利條件;武力征服台灣才表述他核心的戰略想定。

習近平戰略思考所及,不僅關注如何征服台灣,而且覆蓋征服台灣之後的治理問題。習近平認為,由於江澤民和胡錦濤在香港治理問題上的軟弱,才導致香港一度湧起反共浪潮。爲避免重踏香港的覆轍,習近平決意征服台灣後,借清除台獨勢力的名義,大規模殺人立威。

爲鞏固政權而草菅人命、殺人立威——這既是共產專制的一項鐵血信念,也是中共的一種魔鬼天性。中共建政之初,毛澤東就實行清除百分之五敵對人口的“鎮壓反革命運動”;於是數百萬已經放下武器的國民黨人和中共視為階級敵人的地主富農及其親屬,血濺刑場,伏屍荒野。八九年天安門大慘案過程中,爲保住獨裁權力和家族榮華富貴,鄧小平誓言“殺二十萬人,保二十年穩定”。

習近平兩年前就下令,要求中共的各個涉台工作部門利用“藍皮紅骨”的台奸,秘密提供必須清除的台獨分子的名單。据報告,現在這份名單上已經列出近萬人,而且名單還在延長。如果台灣是“和平統一”,處決這批台獨分子還需要經過一般法律程序,那會給中共對台灣的統治增加很多麻煩和國際壓力。但是,如果採用戰爭方式武力征服台灣,就可以借諸作戰行動或者執行軍法,迅速、徹底地定點消滅台獨分子,一勞永逸清除中共管治台灣的政治隱患。

從斯大林到毛澤東,乃至鄧小平的執政經驗都將一個執政鐵律刻在習近平的心中:單純的善意表示只會給人以軟弱甚至怯懦的印象,殺人立威則是強化政權的第一要務;唯有在濃烈血腥氣中推出的善意,才會令人感激涕零,並在血腥的恐懼下拜服。

早在二〇二二年秋季中共二十大之前,習近平就已經確定發動台海戰爭的時間節點——二〇二五年三月即二〇二四年晚秋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的三個月內。

李書磊,被北京官場中不滿習近平的官員稱作“習特勒的戈培兒”的中共宣傳部長,由於深受習近平倚重,除掌管宣傳大權之外,還同時兼負定期向習近平提供世界政治軍事戰略形勢發展趨勢的判斷之責。中共二十大之前,李書磊還只是中共宣傳部副部長時,他主持的一個精英智庫就在一份報告中作出判斷:二〇二四年秋美國總統大選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再一次嚴重撕裂美國社會,而且美國社會撕裂的政治傷痕短期內難以癒合。

李書磊當時向習近平提交的這份報告根據上述判斷建議,應當於二〇二四美國大選前後,全面動員中共長期在美國積蓄的統戰能量,趁風揚沙,向美國社會撕裂的傷痕上撒“政治之鹽”,強化美國社會撕裂的痛苦,同時,應當把美國這次大選之後的一段時期當作“武統”台灣的窗口期。

這份報告分析認為,美國總統大選造成的社會內部嚴重政治撕裂,勢必極大削弱美國的戰爭意志和作戰能量——在美國政治軟弱之際與美軍在台海決戰,中共取勝是極大概率事件;即使美國由於內部分裂而無力軍事介入台海戰爭,任由中共征服台灣,那麽,由此必然產生的國際社會對美國信譽和國家能量的疑慮和不信任感,也將開啓美國逐漸淪為二流國家的歷史進程。

雖然李書磊畢業於中文系,軍事不是他的專業,可是在這份由他主持起草的報告中特別強調,由於冬季西北季風的影響,台灣海峽風急浪高,不利於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因此,發起台海之戰的時間節點,應當確定在二〇二五年三月底,從而使美國大選造成的“武統”台灣的政治窗口期和自然地理的軍事行動窗口期協調對接。

李書磊的這種精明強幹深得習近平之心。也正是被這份報告的分析判斷說服,習近平以中央軍委主席的名義確定,發動台海戰爭,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節點,就在二〇二五年三月末。

平時無論公開場合還是內部會議,只要周圍有人,爲保持“人民領袖”的威儀,習近平都必須使自己壯碩得近乎臃腫的軀體保持在挺拔的坐姿或者站姿中,努力作到“站如松,坐如鐘”。這對於他這樣一個體重超過九十公斤、年近七十的人來說,無異於苦役,因而一人獨處就成為屬於他的幸福。

此刻,習近平斜倚流溢出皇室華貴神韻的金色靠墊,讓顫動著物質感的一身肥肉鬆弛在血檀木榻間;茅臺酒的金液竟能使他身體的每一個毛孔都飄散出濃鬱的芳香,那是類似牡丹花的氣息。沉迷在身心徹底放鬆的飄飄欲仙感覺中,習近平心中突然湧起難以抑制的熾烈期待,那是比等待偷情的美女更絢麗炫目的期待;他祈盼二〇二五年三月,發動台海戰爭的時間節點快些到來——他不僅要借此一戰證明自己是最強悍的男人,而是聰明絕倫的智者。

習近平從心底裡蔑視美國總統拜登一類被稱作“白左”的西方政客的智商。因為,只要他稍微搖動一下橄欖枝,説幾句“地球足夠寬闊容納中美兩個國家”一類冠冕堂皇的話來表達善意,這些西方“白左”政客就會耳熱心跳,以爲可以尋找與他合作的領域。殊不知,習近平是在運用動聽的語言實施欺敵之計,用他當年作下鄉知識青年時學來的一句農民語言表述,就是“説好聽的話又不用花錢”;習近平要借用“不花錢的好聽話”,降低拜登一類美國“白左”政客對戰爭的警覺。

李書磊曾建議習近平對美國實行欺敵之計。李書磊説,現代高科技監控體系之下,任何一國想要達到軍事戰役的突然性都幾乎不可能,但是,達到政治戰略上的突然性依然存在極大空間,而政治戰略的突然性則可能給敵對國的政治決策意志造成混亂或者延遲,進而導致其軍事反應的延遲和被動。

習近平接受了李書磊的這個建議,並作出指示,要外交部以對拜登政府實施欺敵之計作為對美戰狼外交的補充。習近平渴望歷史學家將來書寫台海之戰的歷史時,把他描繪成踐踏蹂躪美國精英政客智商的智者——渴望被譽為人類中的智商之冠,這是習近平學歷自卑心態的極端異化。

儘管習近平借諸中國的學術腐敗和權力腐敗得到博士學歷文憑,並且不斷通過各種公開場合展示他閱讀過的書單,來證明他是“學富五車”的大才子,但是,他的反對者仍然把他的執政稱作“小學生治國”。這令他深陷刻骨銘心的自卑感中。

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一個流亡的中國法學教授袁紅冰竟然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式的侮辱,把他稱為“習豬頭”,以示他的愚蠢。而且“習豬頭”的稱謂一時竟不翼而飛,不脛而走,成為“網紅”稱謂。

習近平責令國安部長陳一新對袁紅冰實施特別專案監控,定期報告袁紅冰的動態。根據國安部的相關報告,袁紅冰數年前就號召組建“保衛自由台灣國際志愿軍”,並在台灣媒體上公開聲稱,只要中共武力犯台,他就會奔赴台灣,與中共暴政作鐵血決戰,不死不休。

習近平確定發動台海戰爭的時間節點的同時,也給軍隊政工部門下達指令,佔領台灣後,要盡可能活擒袁紅冰——他要讓袁紅冰受盡酷刑之苦再灰飛煙滅,以洩心中綿綿無絶期之恨。

這一夜,習近平那茅臺酒金霞紫霧般的芳香縈繞的夢境,聚焦於一根燒得通紅的火刑柱,袁紅冰被綁在火刑柱上經受千刀萬剮的淩遲之刑;袁紅冰血雨迸濺的慘厲長嗥,則是習近平在夢中沉睡的安魂曲。

(未完待續)

(《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袁紅冰著 / 二零二三年四月第一次出版)

(《自由圣火》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Series Navigation<< 袁紅冰:《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 第一章   當選總統賴清德的台灣心袁紅冰:《二〇二五:台海大決戰》第三章 曹興誠的情殤 >>
Share This

了解 自由聖火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